
哈喽,大家好!今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个股票市场中的小知识——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,相信很多小伙伴在投资股票时,都会遇到这两个概念,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?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吧!
我们要明确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的定义,流通股本,指的是公司已发行股份中,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份的总价值,而流通股数,则是指公司已发行股份中,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份的数量。
从定义上看,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好像说的是一件事,其实不然,它们之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差异,那就是单位不同,流通股本是以货币为单位,表示的是流通股份的总价值;而流通股数是以股为单位,表示的是流通股份的数量。
在实际操作中,这两个概念是如何体现的呢?我们来举个例子,假设一家公司的总股本为1亿股,每股面值为1元,其中流通股份为5000万股,这家公司的流通股本就是5000万股乘以每股面值1元,即5000万元;流通股数则是5000万股。
我们来看看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在股票投资中的意义。
1、流通股本:流通股本的大小,直接影响到股票的流动性和价格,流通股本越大,股票的流动性越好,价格波动相对较小,因为流通股本大,意味着可以交易的股份多,投资者更容易买卖,但同时,流通股本大的股票,其涨幅和跌幅可能相对较小,因为资金推动效应不如流通股本小的股票。
2、流通股数:流通股数则是投资者在分析股票时,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,流通股数越少,股票越容易受到主力资金的操控,价格波动可能较大,但同时,流通股数少的股票,一旦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,其涨幅也可能非常惊人。
了解了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的关系及意义,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在实际投资中运用这两个指标。
1、选股:投资者在选股时,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适中的股票,如果追求稳定,可以选择流通股本较大的股票;如果追求高收益,可以关注流通股数较少的股票。
2、估值:在给股票估值时,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,流通股本较小的股票,市盈率和市净率可能会较高;而流通股本较大的股票,市盈率和市净率可能相对较低。
虽然流通股本和流通股数看似相似,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,作为投资者,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这两个概念,以便更好地在股票市场中进行投资。
希望大家在投资路上越走越顺,财富不断增长!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别忘了点赞、转发哦!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一起探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