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职场生涯中,辞职换工作是很常见的事情,但有不少小伙伴在离职后,对养老保险的问题感到困惑:养老保险交了这么多年,辞职后怎么办?会不会白交了?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。
我们要明确一点,养老保险是我们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我们的老年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,辞职后养老保险如何处理呢?
养老保险个人账户
在我国,养老保险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,个人账户里的钱是我们自己交的,而统筹账户是由企业缴纳的,辞职后,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个人账户里的钱怎么办。
1、养老保险不会白交
放心,养老保险是不会白交的,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,无论你辞职后是否继续工作,个人账户里的钱都会一直存在,直到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即使辞职后暂时没有工作,也不用担心养老保险会失效。
2、养老保险转移
辞职后,如果找到了新工作,可以将原单位的养老保险转移到新单位继续缴纳,具体操作流程如下:
(1)携带本人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原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相关材料,到原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。
(2)将原参保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到新参保地。
(3)在新单位继续缴纳养老保险。
辞职后的养老保险缴纳
辞职后如果没有立即找到新工作,养老保险怎么缴纳呢?
1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
如果你辞职后没有立即找到新工作,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,具体方法如下:
(1)携带本人身份证、户口簿等相关材料,到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。
(2)按照当地政策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,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。
2、临时账户
需要注意的是,辞职后在异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养老保险,可能会涉及到临时账户的问题,根据政策规定,男性年满50周岁、女性年满40周岁的参保人员,在非户籍所在地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为临时账户。
临时账户里的钱,在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,需要转回户籍所在地的养老保险账户,如果你在异地缴纳养老保险,要注意这个问题。
养老保险待遇领取
辞职后如何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呢?
1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
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,女性50周岁(女干部55周岁),当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并且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,就可以申请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了。
2、领取养老保险待遇
(1)携带本人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养老保险手册等相关材料,到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休手续。
(2)按照政策规定,每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。
辞职后养老保险的处理并不复杂,只要了解相关政策,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,就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影响,提醒大家,养老保险关乎我们的老年生活,一定要重视起来,按时足额缴纳,为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