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我国的社保体系中,公司社保是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,很多朋友对社保的缴纳和领取都有一定的了解,但具体到每个月能领多少钱,可能就不是那么清楚了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一起算算公司社保的“账”。
我们要知道,社保包括五险一金,即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、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,每个月能领多少钱,主要与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有关。
养老保险
养老保险是社保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,领取养老保险的金额,主要取决于个人缴费基数、缴费年限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。
1、个人缴费基数:通常情况下,个人缴费基数是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,如果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%,则按60%计算;如果高于300%,则按300%计算。
以下是计算公式:
每月养老金 = 个人账户累计金额 / 计发月数 +(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+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)/ 2 * 缴费年限 * 1%
2、缴费年限:缴费年限越长,领取的养老金越多。
以下是具体例子:
假设小王在A城市工作,上年度A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,小王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,缴费年限为15年。
小王每月养老金 = (8000元 * 8% * 12个月)/ 139个月 +(6000元 + 8000元)/ 2 * 15年 * 1%
医疗保险
医疗保险主要解决看病就医的问题,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每月划入金额,与个人缴费基数和年龄有关。
1、个人缴费基数:同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。
以下是计算公式:
每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入金额 = 个人缴费基数 * 医保个人缴费比例
2、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,个人账户划入金额会有所增加。
以下是具体例子:
假设小王在A城市工作,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,医保个人缴费比例为2.5%。
小王每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入金额 = 8000元 * 2.5% = 200元
失业保险
失业保险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,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和金额如下:
1、条件:失业人员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
-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;
-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;
- 已经进行失业登记,并有求职要求。
以下是计算公式:
每月失业保险金 =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 * 失业保险金标准
2、金额:失业保险金标准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%。
以下是具体例子:
假设小王在A城市失业,A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,小王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12个月。
小王每月失业保险金 = 12个月 * 2000元 * 80% = 1920元
以下是小王每月能领取的公司社保金额:
养老保险:约900元
医疗保险:200元
失业保险:1920元
总计:3010元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计算的只是大概金额,具体金额还需根据当地政策和小王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,这里没有考虑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,因为这两项保险通常是按需报销,不涉及每月固定领取金额。
通过以上介绍,相信大家对公司社保的领取金额有了更清晰的了解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关注社保政策的变化,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,也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,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