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相信很多车主在购买车险时,都会被“全险”这个词吸引,全险,顾名思义,就是包含了各种保险责任的保险,给人一种买了全险就万事大吉的感觉,但真的是这样吗?全险是不是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应该全额赔偿呢?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。
我们要明确一点,全险并非真正的“全额保险”,全险通常指的是交强险、第三者责任险、车损险、盗抢险、玻璃险、自燃险、不计免赔特约险等险种的组合,虽然涵盖范围较广,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损失都能得到赔偿。
全险的理赔范围
1、交强险:赔偿对方车辆及人员损失,限额内赔付。
2、第三者责任险: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,按照投保额度赔偿。
3、车损险:赔偿车辆本身损失,如碰撞、火灾、爆炸等。
4、盗抢险:赔偿车辆被盗、被抢的损失。
5、玻璃险:赔偿车辆玻璃单独破碎的损失。
6、自燃险:赔偿车辆因自燃造成的损失。
7、不计免赔特约险:在发生保险事故时,免除基本险免赔额。
以下情况,全险不赔
1、涉及违法行为的交通事故:如酒驾、毒驾、无证驾驶等。
2、车辆维修期间发生的损失:如车辆在维修厂发生火灾、被盗等。
3、保险事故发生后,未及时报案:超过规定报案时间,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赔。
4、非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:如车辆自然磨损、锈蚀等。
5、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赔额:即使购买了不计免赔特约险,也无法赔偿这部分损失。
如何正确理解全险理赔
1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:购买全险时,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,了解哪些情况可以理赔,哪些情况不赔。
2、了解保险责任:全险并非万能,要清楚了解各种保险责任的范围,以便在发生事故时,能够及时得到赔偿。
3、按时续保:保险到期后,要及时续保,避免因保险中断导致无法理赔。
4、合理**:在发生保险事故后,如遇到保险公司拒赔或拖延赔偿,要合理**,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帮助。
小贴士:如何降低理赔难度
1、出险后及时报案:发生保险事故后,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,以便保险公司及时查勘定损。
2、拍照留存证据:在事故现场,用手机或相机拍照,保存事故现场、车辆损失等情况的证据。
3、协调处理事故:在事故发生后,及时与对方车主协商处理,避免因事故**导致理赔困难。
4、选择正规维修厂:车辆维修时,选择正规维修厂,确保维修质量。
全险并非保险公司全额赔偿的代名词,车主在购买全险时,要充分了解保险条款,合理规避风险,在发生保险事故后,及时报案、留存证据,按照规定程序理赔,才能在关键时刻,让保险发挥应有的作用,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安全驾驶,远离事故,让全险成为一份安心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