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康得新,这个名字在资本市场上曾经风光无限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,就是这样一家看似前景无限的公司,却在2019年戴上了ST的帽子,让人不禁想探寻这背后的故事。
康得新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、智能显示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公司成立于2001年,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,上市后,康得新业绩表现亮眼,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,成为资本市场的“明星股”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样一家曾经的“白马股”陷入困境,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呢?
时间回到2019年1月,康得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被中国***立案调查,同年7月,公司披露2018年年报,显示净利润巨亏22亿元,这一消息震惊市场,也让康得新的股价一落千丈,同年12月,公司因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,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,股票简称变为“ST康得新”。
下面,我们就来详细看看,康得新陷入ST的原因有哪些:
公司涉嫌财务造假,根据***调查,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、虚构采购、采购付款、虚增货币资金等方式,虚增利润总额达119亿元,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,损害了投资者利益。
公司实际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,在康得新被调查的过程中,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占用上市公司资金,被采取强制措施,据悉,钟玉通过关联交易、对外投资等方式,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达数十亿元。
公司债务危机爆发,由于业绩下滑、财务造假等问题,康得新的信用评级下降,导致公司融资成本上升,债务压力加剧,2019年,公司债务违约事件频发,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困境。
康得新的内部管理也存在严重问题,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,内部控制不严格,导致公司陷入一系列违法违规事件,在ST之后,公司高管纷纷离职,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经营能力。
面对如此严重的困境,康得新有没有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呢?公司在陷入危机后,也曾尝试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、资产重组等方式化解危机,但受限于种种因素,这些努力并未能改变公司的命运。
ST康得新仍在艰难前行,对于投资者来说,了解公司陷入ST的原因,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其投资价值,而对于康得新来说,如何摆脱困境,重振业绩,成为当务之急。
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点:
1、公司是否能够解决债务问题,恢复信用评级,降低融资成本;
2、公司是否能够完善内部治理,加强内部控制,防止再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;
3、公司是否能够聚焦主业,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竞争力;
4、公司是否能够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,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康得新的故事给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,在资本市场,风险无处不在,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,也要时刻关注公司基本面,警惕潜在风险,以下是对于康得新ST原因的深入剖析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。